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查看
行业动态

【感动交通人物系列】信息通信工匠、北斗民用专家王淑芳: 让信息化为交通强国“导航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24

  王淑芳为交通强国建设信息化之路贡献智慧。

  科技“女强人”也是同事眼中的知心“王姐”。

  “1994年立项,2000年第一颗北斗卫星升天,成功迈出第一步用了整整六年,难度可想而知,绝不能停下来是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5月16日,在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上,王淑芳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分享了她参与北斗建设的故事,“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女性一样能够在科技创新中取得成就。”

  28岁担任北斗设计师,她是两代北斗系统建设方案的论证者;32岁担任主任设计师,她是4项国家军用标准的执笔者;35岁来到交通运输系统,她为交通强国建设信息化之路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被选为信息通信行业工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交通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研以致用 投身交通

  “1994年初见你时,你是那么弱小,但我有预感,你一定会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是今年年初,王淑芳写给北斗的一封信。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北斗系统性能已与GPS相当,可为交通出行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等服务。

  让王淑芳难忘的是北斗“襁褓时期”的艰辛。22岁进入部队,王淑芳是参与北斗系统建设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连张固定的办公桌都没有,你以为是阳光大道,但常常走着走着就到了死胡同。”1997年的一天,数据接通的那一刻,王淑芳说自己“又哭又笑,特别激动,像看到自己孩子出生了一样”。

  建好不是目的,用好才是关键。2007年,王淑芳转业到了交通运输行业。用她自己的话说,前12年,她和机器、技术打交道,想的是修身治学、技术报国;后10年,她把技术应用于人,想的是让出行者更平安,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无法分清孰轻孰重,但每一步走来,她内心充实、坦然。

  她带领团队开发建设的“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接入了500多万台北斗终端,极大促进了北斗系统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成绩的背后,是王淑芳和团队的辛勤付出。王淑芳的同事陈伟伟回忆,印象最深的是王淑芳在一次项目调研中,从乌鲁木齐到西安、拉萨、成都,再回北京,10天跑了5个地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业务的增多,同事们很少能在办公室见到她,即使不出差,回单位也要忙着开各种项目推进协调会。

  “在系统运营中,无论多小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只有我们的信息化系统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减少事故发生,多一份幸福与和谐,这是‘平安交通’的意义所在。”每当工作遇到瓶颈或感到巨大压力时,王淑芳会默默对自己说:这不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一份功德无量的事业。

  心系民生 为老百姓做实事

  虽有北斗引航,信息化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打造一套各地群众能随时打通的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就是摆在王淑芳面前的一项民生工程。

  2013年下半年起,王淑芳团队承接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建设任务。当时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号码有90多个,软件系统和标准都不统一,有的地方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和市长热线是一个号码,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开通电话。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准服务,任务艰巨。

  在王淑芳和团队成员的推动下,相关建设指南、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相继出台。“12328”是一项全国性的工程,调研、协调工作量巨大。为了推进工作,王淑芳干脆把自己的手机号写在了对外发布的文件上。结果,除了工作电话,各种推销、广告电话也漫天而来,但王淑芳一个也不敢漏接,半夜还开着电话,生怕耽误了工作。“一个月188元的话费套餐,每个月5日之前就会用光。”她说。现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通12328系统,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服务窗口。

  系统好不好使,先过自己这关。在开发系统时,王淑芳先要自己用手机、电话和电脑对已有的如监察部网站、12315等服务监督电话系统一个个进行试验,以一个普通公众的身份感受咨询投诉过程中哪些设置便民,哪些设置需要改进。比如有的咨询电话的自动语音系统设置了很多层级,让人摸不着头脑。总结之后,王淑芳提出改进方案,各地12328电话自动语音设置不超过两层,就要有人工座席应答;12328网站可以直接上传多张图片。今年一季度,全国12328电话接通平均等待时长为24秒(含语音提示时间),较去年第四季度缩短9秒,回访满意率达到95.2%。

  除了12328电话系统,王淑芳还带领团队承担了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运输信用系统、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驾驶员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重点项目的研发建设工作。王淑芳坦言:“因为以前做北斗科研,十年一心做一件事。现在做交通信息化,需要协调的工作多,一颗心恨不得掰成几瓣来用。”但看到做出来的系统这么多人在用,为老百姓做了实事,“这种成就感是以前没有过的。”

  团队建设 党建业务两手抓

  2017年5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淑芳工作室”揭牌成立,7月1日,王淑芳工作室党支部建立。工作室不大,只有32个人,但集中了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青年骨干力量,发挥着基层党组织坚强的堡垒作用。在同事心里,她是知心的“王姐”,可在她自己心里却压力不小——得把这支队伍带好。

  为此,王淑芳业务、党建两手抓,在信息化建设上,全力打造全国交通运输信息“一盘棋”。王淑芳以一个普通货运司机举例:“新疆的货运司机在海南跑业务,需要检测的时候还要重新回到车辆原籍,这就是我们的信息化需要解决的人民群众实际困难。”今年,王淑芳和团队承担了推进道路普通货运车辆异地检验检测,便利货车检验检测服务这一民生实事,实现国家提出的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要求,同时开发了道路运输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终端,用技术手段真正地实现便民、惠民。

  信息要联网,标准更要统一。王淑芳说,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全国性的基础性标准,但是还有很多业务流程、管理规范没有统一。而要想完成这份工作,“先要摸清行业管理条块下的每一部分情况,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基础性工作。”研究技术和政策、提供便捷化服务……王淑芳说,运输信息化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涉及业务多,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很容易变成“信息孤岛”。这几年她带领团队通过标准引领、统一开发复制推广基础通用性软件,推动了信息化整合,为实现便民服务提供了坚强支撑。

  业务中抓党建,以党建促业务。王淑芳说:“业务做到哪里,党建就做到哪里。”党支部的13名党员,每个月要轮流主持特色党日活动,与行业内外其他支部进行联学联建。王淑芳工作室党支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行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社会知名团体等十余个党组织进行了联学联建,提升了自身党建工作水平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工作室工作内容和人员知识结构。例如正在与中国海洋石油电气集团党组织开展的联学联建活动,不仅汲取了大型国企的党建经验,更交流了交通大数据在能源领域的综合应用,为下一步交通大数据服务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经验。

  心怀家国 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同事徐光明眼里,王淑芳是个“矛盾体”,工作起来有东北姑娘那种风风火火不服输的劲头,可外人眼里的“女强人”也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大学刚毕业,她拿出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捐给“母亲水窖”工程;汶川大地震,她带着女儿捐款捐物;中心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刘黄希望小学结对共建,她主动请缨,一对一帮扶小学生。

  在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中,为了解决新疆、西藏等艰苦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王淑芳派出骨干力量支援,长期驻扎当地,并通过远程云服务等创新手段支持当地信息化水平提升。王淑芳工作室党支部更是把特色党日搬到了新疆,王淑芳与联建单位一起到维吾尔族党员家中“走亲戚”,送去了慰问和祝福。老党员用维语向王淑芳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中央的党代表,非常激动。”王淑芳也激动地说:“虽然听不懂当地语言,但我明白他对党的感情。我也感到能通过党代表的身份把党的温暖带到南疆,有着无比的激动和莫大的光荣。”

  王淑芳喜欢孩子,每当要设置个人头像时,她最喜欢的照片是自己和女儿的合影。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北斗事业,王淑芳结婚十年才要孩子。同为女人,同事陈伟伟第一次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可王淑芳语气平缓,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

  “见证北斗的诞生,见证北斗走向世界,我的付出值得!”王淑芳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对父母却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母亲病重,正值北斗星地联调的关键时刻,她没能陪在妈妈身边;父亲去世,第一颗北斗卫星升空,她没能见到爸爸最后一眼。

  “作为一名女性,既要克服社会对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偏见,又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在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上,王淑芳说女性在科技创新中至少应具备三个品质:“守正笃实”的自信,“兰质蕙心”的睿智和“心无旁骛”的坚毅。“我很欣慰我的选择、我的坚持。”王淑芳说。

  □短评

  追星北斗 圆梦交通

  北斗高悬玉宇凉,遥接天地送波光。她将导航技术打磨,有情有意为家国;她服务国家战略,用北斗指明行程;她专注研发推广,把工作化成功德。

  扪心自问,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然而,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任重道远,它离不开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正确方向,更离不开每一名工匠一砖一瓦、一桥一路的精心打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要精心,做到专注而精确、极致而卓越。优秀的“工匠”需要对从事的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情感。

  “这不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一份功德无量的事业”,是王淑芳对工作最纯粹的追求。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王淑芳就是这样优秀工匠的代表。

  潜心科研,她有持之以恒、永不服输的精神;研以致用,她有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真心;带领团队,她有勇于担当、以身作则的力量;传递大爱,她有向善若水、心怀家国的情怀。把工作当成事业、把奋斗变为情怀,俯首耕耘、不忘初心,在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王淑芳为我们树立了新的标杆。

  本文图片由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提供

0374-3271036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26342号-3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20层

  • 万里集团官方微信

  • 万里运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