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物流成本高”是个被各界热议的话题,这种说法源自“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是发达国家2倍”的研究数据,因此“物流成本高”也被 认为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对此,也有一种不同的声音,即中国的物流成本其实远低于其他国家,而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是个经济结构指 标,并不反映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义,即“物流活动中所消耗劳动的货币表现”,简单说就是“一件货物在包装、仓储、装卸、 运输等物流活动中的所有花费”。以常见的快递为例,寄送一件标准包裹到另一个城市的费用是15元,这就是“物流成本”;寄出10件标准包裹,就是“物流总 量”;一共花费150元,就是“物流总费用”。可见,仅凭物流总费用多少并不能准确判断物流成本高低,因为还必须要同时考虑总费用背后所实现的物流总量。 如果讨论成本问题只看总费用不考虑总量,很可能会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 和美国相比 根据美国交通运输部(DOT)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计算,美国的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和公路运输成本分别是中国的1.62倍、1.95倍和1.79倍(倍数按四舍五入前计算)。具体情况如下: 要特别说明的是,2011年中国油价比美国还要高20%左右,这使得中国物流成本优势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而中国物流成本远低于美国的 原因,除了人工成本优势外,更多的是因为我国飞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华盛顿商业圆桌会议时曾表示“中国通过APEC北京 峰会展示了全新的基础设施,美国的基础设施与之相比相形见绌,而中国政府有很强的基础设施项目执行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竞争优势将遭到蚕食”。换 个角度讲,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能力,并降低物流运输成 本,目前也建成了世界一流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这种情况下还说中国物流成本不断升高,甚至远高于其他国家是有违政策初衷和不符合逻辑的,对中国交通运输 几十年的发展成就也是一种否定。有人说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成的高速公路推高了物流成本,那是不是意味着要是不建这些高速公路,现在中国的物流成本就能更 低,物流效率就能更高呢?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反映的又是什么 “物流总费用”是指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总和,其高低取决于“物流总量”和“物流成本”两个因素,在物流成本一定的情 况下,单位GDP的物流总量越大,“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就会越高。可见,“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并不能如实反映物流成本的高低。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这个指标,其实是一个反映经济结构的中性指标,与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国土面积、资源分布、人口布局对物 流活动的需求总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它的高低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既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只是在反映一个客观存在的状态而已。人口多、面积大、资 源分布不均、生产总量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物流总量自然会大,物流总费用也自然会高。人口少、面积小、资源分布均匀、生产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进 入平稳阶段的国家,物流总量自然就小,物流总费用也自然会少。而在GDP方面,有些GDP的创造过程中几乎没有物流需求,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开发、文化教 育和金融活动,而有些GDP的创造则需要大量物流活动,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农产品流通、网络购物消费、工业产品制造等。可见,国家间产业结构 和国情条件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单位GDP的物流总量和物流总费用。 曾经有人建议政府为“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设定一个上限,以此“降低中国的物流成本”,理由是“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会新增几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如果这样的建议被采纳,那就意味着每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一旦触及上限,就需要关闭公路、机场、铁路和管道的货物运输直至年底,只允许不需要物流运输就能创造GDP的行业开工,这显然是很不现实和没有可操作性的。中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所指的也是单位重量里程物流费用支出的概念,而不是什么占GDP比例的概念。 中国的物流绩效高还是低 2007年世界银行首次发布了“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LPI),以后每两年发布一次,对各国物流绩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名,综合分析了物流能力与竞争力、基础设施质量、物流时效性、海关清关效率、货物追踪 能力、物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4年全球物流绩效指数排名》,中国得分3.53(5分制,第1名德国得分4.12),中国在160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8,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第2,这充分肯定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而 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得分是3.08,在160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54,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中未进前10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和印度的“物流总费用 占GDP比例”分别是18%和13%,可见“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低并不代表物流绩效水平高,所以“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也不是一个衡量物流效率 或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指标。由于产业结构和国情的不同,“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其实更适用于对同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纵向比较,并不具有跨国横向比较的意 义。 换到物流以外的其他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像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国家的旅游总费用占GDP比例自然就会高,以农业为支柱国家的农业总费用占GDP比 例自然就会高一样,纯粹是个国家特性和经济结构的体现,反映不了一个国家的农业成本或旅游成本。教育科研费用占GDP比例,也不意味着教育科研成本的高 低。换个角度看,物流总量大带来的物流费用多,也意味着物流行业的收入多,也可以视为物流业繁荣发展的表现。 物流总费用是不是越低越好 在物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物流总费用低说明物流成本相对便宜,但这是基于物流能力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物流需求的前提。还有种特殊情 况,即物流需求明明很大,但受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物流能力限制,实际完成的物流总量很小,也会使得物流总费用很少。比如改 革开放初期,由于公路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导致沿海港口货物无法运出的“压船压港”,或是没有任何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极度贫困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又或是 深山老林中不通公路的村庄、由于没有能力实现物流活动,其“物流总量”“物流总费用”和“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都可能会非常小甚至接近于零。但这绝对 不代表该地区的物流成本“超低”或物流效率“超高”,相反在这个地区想要实现物流活动是极为困难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非洲落后丛林地区执行援助任务的维和部队,因为没有公路只能通过直升机运送救灾物资就理解了。可见,物流总量和物流总费用除了受经济社会对物流活动需求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物流能力的约束限制,所以“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这个指标,也无法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或者物流效率的高低。 上海货物运到北京比运到美国还贵 |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万里集团官方微信
万里运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