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查看
行业动态

中原梦 物流助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06

       5月26日,由河南长通物流倡议并发起,山东佳怡物流、安徽大中原物流、湖北大道物流、河北鑫磊物流、山西天和旺物流、陕西名亨物流6家中部物流企业积极响应成立的“中中物流联盟”在郑州宣告成立。
       成立物流联盟本身在业内并非新鲜事,去年以来,先有山东、天津、河北等7个环渤海省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联合成立了“环渤海甩挂运输联盟”,再有江苏4家部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出资成立实体性甩挂运输联盟企业——苏盟。然而,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跨省域的物流企业联盟,“中中物流联盟”的成立具有更多的创新和示范意义。日前,记者走进郑州,实地探寻“中中物流联盟”成立背后的驱动因素。
       “中中物流联盟”成立后,将形成覆盖7省、99个地市、791个县、1000多个分支机构的物流服务网络,可实现以郑州为中心,12小时直达、半径500公里的一级配送圈;以7省省会为中转配送节点,36小时直达、半径1000公里的二级配送圈,最终实现7省所有县城无盲点,服务范围覆盖5亿多人口。
       这是“中中物流联盟”为自己设立的发展目标,让人振奋之余不免好奇,联盟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这些愿景又将如何变为现实?

合作脚踏实地
政策强势助力

       联盟的发起单位——长通物流董事长杨志萍解答了记者的疑惑。早在三年前,河南长通物流、山东佳怡物流、安徽大中原物流三家企业就已经开始了“联盟式”的合作——在河南、山东、安徽三省内,三家企业共用网点和资源。“通过这一做法,我们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就实现了河南、山东、安徽三省无盲点。”在杨志萍看来,合作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一方面,三家共用网点,可以平摊网点产生的各项费用,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力等成本;另一方面,三家企业以一个整体对外与货主和相关服务商谈判,大大提高了议价能力。以物流企业经常使用的短信为例,单个企业一条短信一毛钱,三家一起和服务商谈判,一条短信降到了4.5分。正是有近三年良好的合作基础,让三家公司对“中中物流联盟”的成立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也源于对国内外物流业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物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小、散、弱的状态,德国采取了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形式,提高了德国物流业的组织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中中物流联盟’正是在借鉴德国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部地区物流业实际而形成的。”杨志萍告诉记者,为了寻求一种更为先进、科学的物流业组织、发展模式,她曾多次派人赴欧洲、美国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反复实践,到如今组建联盟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可循。
       就在此时,国务院相继批复成立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直接加速助推了联盟成立。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将中原经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提升郑州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郑州内陆无水港,建成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现代物流中心。今年3月,国务院又批准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内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以415平方公里的航空城为主体,逐步建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龙头和国家内陆开放高地,打造成未来的国际货运枢纽,作为世界航空货物的集散地,建成全新的航空都市。
       “两个规划的相继出台,让我们感觉到,行业加速发展的春天来了。”杨志萍看到,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会为中部地区物流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同时,她在思考,作为物流行业一分子,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助力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此时,“中中物流联盟”的成立可谓水到渠成。通过联盟,整合7省物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而助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的想法喷薄而出。

成立基于信任
成功基于机制

       目前,“中中物流联盟”成员单位有7个,除了河南长通物流、山东佳怡物流、安徽大中原物流三家企业之前有过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其他4家企业又是如何进入联盟的呢?首先是基于信任,杨志萍认为,互相信任是联盟组建的基础。在联盟成员单位中,河南长通物流成立较早,安徽大中原物流、湖北大道物流等企业都曾到长通物流进行过学习,与长通物流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正是这份渊源成就了他们之间的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们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其次,联盟吸收的是成长型的企业。在7个成员单位中,除河南长通物流、陕西名亨物流,其他5家企业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或本世纪初成立的,经过10多年的发展,企业正处于上升期。
       在构建模式上,联盟采用的是集伙伴型、开放型、战略型为一体的三型融合的合作模式,保留每个企业在法律上的独立性,在服务上形成优势互补;设定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开放的心态,对联盟外企业合作没有约束。在管理上,联盟遵循“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严格按照联盟章程,打造最适用的统一信息应用平台,以发展创新性服务,加强区域市场化,提高联盟竞争力。
       在联盟成员单位——山东佳怡物流总裁王琳看来,联盟的成立和发展,首先是价值观问题,成员单位相互信任,坦诚交流。其次,在互信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运营机制,着手研究细节,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价格协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联盟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一起去探索了,总会有所收获。在分歧中磨合,在磨合中发展。”
       杨志萍告诉记者,联盟成立后,在共享网点等资源的基础上,还将逐步实现共享车辆。早期,将以甩挂运输试点为依托,试行企业间无障碍互换挂车。以河南长通物流和山东佳怡物流为例,目前,车头和挂车都归各自企业所有,长通物流发往山东方向的货物要运到济南,卸货交接后再返回,如果实现企业间互换挂车,长通物流的甩挂车辆只需开到河南山东交界处,与山东佳怡物流对开的甩挂车辆互换挂车即可。这一做法既可节省燃油成本,也可节约人力成本,具有推广价值。   可以预见,随着联盟的合作逐步走向深入,无障碍互换挂车将在7省之间畅行。未来,联盟内部还将逐步实现尾板、货架等设备共享。一旦企业间互换挂车在联盟内成功运作,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甩挂运输发展的瓶颈,让甩挂运输真正在全国范围内“甩起来”。
       记者了解到,联盟之间的合作还远不止于此。联盟在山东、河南正在准备建设甩挂运输公共站场,为联盟企业提供停车、换装等中转服务。在长通物流的引领下,联盟内企业还将逐步淘汰柴油车辆,购买新能源车辆,为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推进标准建设
加速转型升级

       “中中物流联盟”的成立得到了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和郑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是如何看待联盟的成立对行业发展产生的意义?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高委表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步伐,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建成中部地区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为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而做的一项战略决策,旨在立足中原经济区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把以郑州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河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吴浩认为,郑州航空港建设的加快,将带来物流量的迅速增加,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将大有可为。“区位优势是先天的,交通优势是可以建设的,运输优势是需要组织的。”有些地区即使没有区位和交通优势,通过要素集聚,优化组织方式,也可以发挥出运输优势。郑州航空港有望形成产业集聚,“中中物流联盟”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
       推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有两条路径,一个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一个是推动成立企业间联盟。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组建联盟更为现实。“不以牺牲企业独立性为代价的联盟,基于价值认同、契约机制之上的联盟,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
       吴浩告诉记者,一是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企业间联盟,让中小企业从小散弱到集约化抱团发展,可以解决当前物流转型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成立联盟是最佳也是最有效的实现路径。二是通过联盟,尽快推进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联盟成立后,为了发展会在内部推行标准化管理,如在车辆、货架、信息系统、场站建设等诸多方面快速实行标准化管理,随着联盟的不断扩大,这些标准将逐步发展为地区标准,进而有可能发展成为国家标准,对中国物流业产生深远影响。三是  通过联盟,最大限度推进物流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实现行业升级发展。因为贴近市场需求,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方式将是丰富多彩的,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
       吴浩认为,从国内物流行业来看,市场主导下的“中中物流联盟”模式具有创新意义,从战略的认同,到契约的签订,再到机制的建立,将在全国产生示范意义,希望成立后的联盟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步伐。


 ■专家支招
     “中中物流联盟”成立当天,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和郑州市政府联合举办了“助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研讨会,与会专家纷纷为联盟发展支招。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 汪鸣
       对于利益的协调、对于趋势的把握是联盟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利,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层面的联盟,利益协调和管理都很重要。势,对趋势的把握同等重要。要判断中国经济还能不能保持高速发展,中低速增长下,联盟该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哪些可以把握的,可以拓展市场占有率的?组建联盟最初是基于志趣相投,走到一起后还要运转起来,有三个要素需要考量:一是联盟要制定一个成员共同遵守的章程,由成员单位共同讨论确定。二是作为一个经营性组织,联盟要有一个发展方案,明确具体运行机制。三是联盟要有一个各成员单位共同认可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物流研究所所长 谭小平
       河南的零担运输很有特色,企业规模化程度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东部地区的很多物流企业都有意愿在郑州建设分拨中心。可见,郑州本身的物流基础很好,当前为什么发展不如人意,要看郑州在物流发展上的战略定位。到底是服务本地工农业发展,还是作为全国物流中转枢纽,或者是要吸引全球著名公司在此建设分拨中心?在定位这个问题上眼光要放远一些,通过做好配套基础设施,让货物不仅仅是过境,还要在郑州落地,开展分拨、配送、包装等增值服务,才能带动区域物流业整体发展。随着航空港建设加快,小批次、高附加值的高端物流服务会发展起来,零担快运需要做物流节点规划。航空运输解决的是干线服务,快速集散还要通过陆运来解决。陆运如何建立快速、完善的网络,来适应航空港建设需要?这需要运营网络的优化、信息化的应用、一体化的服务等,类似于“中中物流联盟”这种创新型的运作模式,应该大有作为。
郑州大学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 李玉民
       做好合作,有两个字很重要,“善”和“新”。善,做人,与人为善,做事,止于至善。物流企业之间合作,要“与人为善”,河南很多物流企业是传统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单一型运输企业利润非常低,恶性竞争不断,通过联盟,可以实现从单赢到多赢,通过合作形成物流发展正能量。新,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起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新型城市化趋势,未来农村物流发展,大部制改革等,都给河南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创新的准备,才会有大的提升空间。
河南工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 孙宏领
       联盟合作应该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诚信的企业要及时剔除出去,因为一个企业可能会拖垮整个联盟。建议联盟建立绩效评价机制,设定加盟企业的退出标准。组建联盟,可以避免恶性竞争。联盟发展需要有三个基础,首先是集聚,集聚到一个园区,联盟就有了发展的基础,航空港为此次集聚提供了一个好的机遇。其次,不能光做横向联盟,还要做纵向联盟,与制造商、流通企业、客户联盟。随着航空港建设,多式联运必定是发展趋势,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不能只与陆路运输企业联合,还要与航空、铁路运输企业联合。第三个基础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目前企业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下一步要着重解决平台间互联互通的问题。

0374-3271036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26342号-3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莲城大道与百花北路交叉口万里大厦20层

  • 万里集团官方微信

  • 万里运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