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恰逢立冬。当日上午8时许,冒着淅淅沥沥的冬雨,许昌市老新闻记者协会专门组织20多位离退休老新闻工作者开展“许昌老记者走基层·万里行” 采风调研活动,以不忘初心,关注社会的实际行动,共庆第26个中国记者节。 这些年过花甲的老新闻工作者们冒着寒风冷雨,来到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先进典型——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深入基层场站和物流园区,同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与现场群众亲切交谈,亲身感受十四五期间许昌市交通运输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刻理解,激发了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为实现十五五规划宏伟蓝图贡献银发力量的信心和热情。 在有百年历史的许昌中心汽车站,老记者们顿觉眼前一亮,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里,一台台自助售票机,一排排柔软舒适的沙发式候车座椅,一辆辆轻巧的行李搬运车,一个个笑容可掬的志愿服务者,为乘客们提供了便捷高效、温馨愉快的出行体验。
现代化的智慧客运管理系统,使繁杂琐细的车辆例检、报班、售票、安检、检票、结算、进出站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确保每一台运营车辆都处于最佳状态,有效减少了车辆闲置和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通过“一站多点”客运服务新模式,有效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最终打造成一个市内四通八达的便民出行网。 许昌中心汽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时代变迁,他们积极转型,抢抓机遇,通过“优化布局、智能升级、交旅融合”等举措,车站实现了从传统客运站到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的跨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慧赋能,服务升级。车站引入自助售票、人脸识别、动态监控等智能系统,搭建“一站多点”网络,设置32个便民停靠点,推出微信小程序实现“网上选点、就近上车”。候车厅新增按摩椅、母婴室、开放式商超,服务更人性化。二是交旅融合,拓展功能。车站主动对接文旅需求,开通“胖东来商超文化游”“三国文化研学游”等专线,推广“车票+门票+酒店”一站式服务。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开发电竞酒店、礼宴中心等,实现从单一客运向“客运+商业”综合体的转型。三是效益提升,客企两利。2025年至今,全市客运量和营收实现“运收两旺”。车站获评全国“五星级汽车客运站”,成为许昌文明形象的窗口。
许昌市老新闻记者协会顾问邢志坚告诉记者,许昌中心汽车站从昔日的客流集散地到今天的城市交通综合体,它的变迁,折射出许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彰显了城市与时俱进、为民服务的初心。
许昌市老新闻记者协会主席范金星说,“老记者走基层”是我们许昌市老记协成立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走基层,到一线,深入城乡社区、企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赞,实地感受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新气象、新风貌,帮助我们这些已经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开眼界,见世面,长知识,强党性,增“三力”(眼力、脑力、笔力)。 老记者们在参观走访过程中,还通过撰文摄影、作诗绘画、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热情宣传基层先进典型,为新时代讴歌点赞,为奋斗者助力加油,也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基层治理贡献了银发力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邢志坚说,我们开展的这次走基层活动也是庆祝第26个中国记者节的重头节目,参加这次活动的既有白喜臣、何茂亭等我们的老顾问、老领导,又有许昌市老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还有随队采访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他们是本报记者、许昌日报记者牛书培、许昌电视台记者邢召辉,新闻界的50后、60后、70后、80后携手共庆记者节,使得这次活动更加多彩,更有意义。 《河南青年时报》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省级新闻媒体。河南青年报刊社共有“两报”(《河南青年时报》、《快乐少年报》(河南省少先队队报))、“两刊”(《时代青年》、《流行歌曲》)、“一网”(河南青年网(河南青年时报官方网站))、“两品牌”(东风新闻、黄河微视)和12个新媒体矩阵。我们将以报、网、刊、视频、新媒体等多平台同步分发的方式,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正面宣传推介服务。亦可依据多年媒体工作经验,帮助您监控、处置负面舆情线索,最大程度维护合作单位权益。 (原文刊载于《河南青年报》河南青年网2025年11月8日,记者:韩争强)
|
Copyright@2025 Wanli Transport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万里集团官方微信

万里运业官方微信